九游会J9官网新闻资讯

一個中關村津冀多“分號”

所属分类:企业新闻    发布时间: 2024-06-27    作者:九游会J9官网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2月19日,許亞杰(左)在河北思瑞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保定生產中心進行技術指導。 河北日報記者 潘文靜攝

  京津冀是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三大重要動力源之一。10年來,一顆顆從北京中關村出發、向津冀播撒的“金種子”落地生根。北京日報記者、天津日報記者、河北日報記者近日走訪京津冀三地的中關村發現,政策鏈、產業鏈、創新鏈已在三地深度融合,這片熱土一派勃勃生機。

  “2023年9月在德國漢諾威機床展覽會上,精雕集團展區人氣十足。這兩年,國際同行對我們企業的興趣越來越大,展台的吸引力和熱度越來越旺。”2月23日,記者在北京精雕集團有限公司採訪時,工作人員楊錳講了企業的一個顯著變化。

  工作人員拿起兩塊分別在北京、河北兩地生產的零件,輕輕一碰,兩塊各有凹凸的金屬件便嚴絲合縫地合二為一,肉眼幾乎看不到縫隙,宛若一塊整鋼。在位於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的北京精雕集團展示大廳裡,展台前上演的“縫隙消失術”,令參觀者無不驚嘆。

  在雞蛋上雕刻出“天壇祈年殿”“綠水青山門頭溝”LOGO,在鉛筆筆芯上雕出的吉他等樂器栩栩如生……一件件精美的產品在北京精雕集團研制的五軸數控機床操作下得以成型。

  成立於1994年的北京精雕集團,從零開始堅持精密數控機床自主研發。在2011年前后,企業發展遭遇瓶頸:公司既要研發又要生產,北京的車間不夠用了。同一個車間裡,白天研發人員做測試,晚上工人搶生產任務,公司內部因搶車間而“打架”的事沒少發生。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背景下,北京精雕集團將生產和裝配基地從北京搬至河北廊坊,基地於2014年大規模投用。截至目前,廊坊基地已經成為北京精雕集團最大的機床核心制造基地,年產6000到8000台中型精雕機。

  北京研發、津冀制造,北京精雕集團踏上了跨越式發展之路,自主研發並生產的高端數控機床在半導體、汽車、醫療器械等高端制造領域不斷落地,實現一個個國產化替代和突破。

  最近,北京精雕集團的協同發展故事又有了新篇章。在天津北辰區,一座佔地24萬平方米的大型廠房拔地而起。隨著北京精雕集團位於天津的核心部件研發生產基地逐步投用,公司進行核心零部件國產化攻堅的范圍將會進一步擴大。

  依托京津冀廣闊天地,北京精雕集團大踏步邁向世界舞台。近兩年,北京精雕集團的高端機床不僅在國內熱銷,也賣到了德國、日本等制造業強國。“中國的數控機床在世界上也佔有了一席之地,這讓我們十分自豪。”楊錳說。

  在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及門頭溝區政府等部門支持下,中關村精雕智造創新中心建設了京津冀地區創新研發基礎制造服務平台。通過“北京研發、津冀協同制造”的新模式,該平台整合京津冀地區優質制造產業鏈企業100余家、供應鏈企業300多家。

  唱響京津冀協奏曲,企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寬。截至2023年底,中關村企業累計在天津、河北設立分支機構數量已突破1萬家,總投資額超過2800億元。

  中關村是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隨著中關村在津冀落子,敢為人先、先行先試的精神給渤海之濱科技創新注入新的活力。

  2月19日一大早,致導創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治國便來到公司。春節剛過,致導科技的生產車間裡就已忙碌起來,一架復合翼無人機產品正進行組裝測試,另一邊剛研發出爐的新型無人機同時開展小批量驗証測試。

  2017年,乘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東風,誕生於北京的致導科技來到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設立天津子公司,開啟“北京設研發總部、天津進行中試生產”的協同創新發展之路。

  “這裡滿足了公司對市場信息、技術資源、飛行測試等眾多需求。”李治國快人快語。最令他滿意的還是園區營造的“讓創業者心無旁騖”的創新氛圍。

  作為京津兩市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首個市級合作園區,自2016年成立起,濱海—中關村便承擔起推動北京中關村和天津濱海新區創新政策疊加、打造吸引聚集全球創新資源高地的重要使命。

  “我們從成果轉化、集成服務、區域產創融合三個維度優化園區科技創新體系,當好服務區域科技創新‘橋頭堡’。”濱海—中關村辦公室主任陳強道破關鍵。

  對此,李治國深有體會。無人機研發離不開反反復復的飛行測試,落戶之初園區幫他們精心挑選的第一個辦公場所,離試飛區車程不到5分鐘,直接實現了邊研發邊測試。

  幾年間,致導科技在濱海—中關村實現了從無人機使用的單一航電模塊研發生產到整機研發量產的飛躍,自主研發的無人機在市場上形成較強的競爭力,營收年均增長超15%。

  “2021年我們向濱海—中關村提出尋找新廠房的意向。園區又幫我們協調了現在所在的泰達智能無人裝備產業園1200多平方米用房。”李治國說,“最近我們又計劃新增整機生產車間並添置研發設備,至少需要3000平方米的空間。”

  這回,致導科技與園區簽約,擬入駐正在建設中的北塘灣數字經濟產業園。而這座產業園,正是濱海—中關村在核心地段建設的天津市首個成規模新型產業用地(M0)項目,其目標是努力建成“北京研發、天津轉化”的最佳承載平台。

  天津全心全意種好的這塊京津冀協同發展“試驗田”,逐步成長為京津冀協同創新的“豐產田”。截至目前,濱海—中關村累計注冊企業超5000家,累計為1000余家北京科技企業提供科技創新和應用場景支持。和能人居、零氪科技、科芯生態農業等一批成長性強的科技企業茁壯成長,實現了創新鏈與產業鏈“雙鏈融合”。

  在河北省保定市朝陽北大街,兩棟鑲嵌深藍色玻璃幕牆的“雙子樓”格外耀眼,這裡是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是北京中關村在京外設立的首個創新中心。

  “類中關村”創新生態,是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負責人張曙光口中的高頻詞。2月19日,張曙光告訴記者,創新中心不是簡單地把科技企業引過來,而是“帶土移植”,為企業創造大發展的一流環境。

  許亞杰是北京理工大學應用化學博士。2017年,她與伙伴決定創業。當時,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成立兩年,正在招引科技含量高、帶動力強的產業項目,向許亞杰團隊伸出了橄欖枝。

  雙方一拍即合,河北思瑞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保定成立。廠房租賃、資金扶持、技術交流、申報指導……成立初期,思瑞恩得到了園區的精心呵護。

  讓許亞杰和創業伙伴們記憶猶新的是,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河北省分會場設在保定高新區。當時,思瑞恩創辦僅一年多,在行業內沒什麼名氣,園區幫助思瑞恩進行科技成果展示,吸引了國內外眾多觀展企業、機構關注。

  創新“種子”長成產業“大樹”。思瑞恩快速發展成為精密研磨拋光材料領域的頭部企業,研發的研磨砂碟被應用於高端汽車車漆、知名品牌手機等電子產品打磨。在園區運營團隊的幫助輔導下,思瑞恩先后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保定高新區首批瞪羚企業等。

  在這裡,不光有一站式政務服務綜合平台,還建立了京冀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12330工作站,與20余家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開展深度合作,為企業提供財稅、法律、人力、金融等全方位服務支撐。

  一根細絲在導管裡進退自如、靈活轉向,可以輔助完成微創血管介入手術,這是易度河北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腦血管介入手術輔助操作系統”,是全球首款獲批的神經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中創燕園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將樣片涂上光刻膠,2024年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圖形襯底(CPSS)月產能將增至20萬片……

  截至目前,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8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00余家。園區基本形成新材料、生物醫藥和生物農業、新能源及智能電網三大產業微集群,在協同創新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中關村是我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以中關村為平台和紐帶,北京以更加開放的心態主動疏解和分享優質資源,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發揮了輻射帶動作用,與津冀攜手在更高層次上形成了京津冀獨特的區域競爭優勢。”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說。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